我的职业规划是想从事广告或者新媒体领域的工作。
同时,健全科技奖励诚信调查处理机制,逐步建立诚信档案和科研信用体系。奖励质量是维护国家科技奖励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根本保证,而提名质量是奖励质量的基础。
该负责人说,不仅重点修订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章程》等规范性文件,还研究制定专家遴选、授奖指标分配等规则办法,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强调知识产权归中方所有,第一单位署名为国外单位的论文不能作为代表性论文。值得关注的是,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书的推广应用情况部分做了较大修改,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不再硬性要求开具《应用证明》,代之以技术合同、到账凭证等客观佐证材料。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二是突出奖种区别,国家技术发明奖侧重应用效果,国家科技进步奖侧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9年是全面实行提名制的第二年,提名情况又有哪些亮点?来自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的数据显示,共收到有关专家和单位提名项目(人选)1609项,较2018年增加85项。为进一步提升评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2020年将制定评审专家管理办法,强化专家信誉评价、诚信记录和动态调整机制。今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提出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考生认为其中最大原因是研究生招生规模过大,研究生数量大幅增多。调查显示,近六成考生认为研究生学历较之前有所贬值。基于现状,研究生分流的有效推行面临不小的挑战。同时,研究生报名热度较高,考研人数激增,与我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
同时,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考生对自我提升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文化层次亦成为考生读研的重要因素。现在,社会竞争压力太大,本科毕业生工资低提升慢。
据国家统计局、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1999年至2018年间,我国GDP增长率大致在6%至14%之间,研究生报名人数增长率大致在-6%~36%之间。农学、管理学招生人数占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报告显示,高校专业的报考上明显呈现出冷热不均的现象。中国教育在线随即发布了《2020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为什么考研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考生报名呈现哪些新态势?考生结构有哪些特点?数据的背后是一个个奋斗者的梦想,走近考研人群,记者力图勾勒一幅鲜活的考研图鉴。
从变化趋势来看,工学、医学、艺术学招生人数占比变化不大。与10年前相比,哲学、文学、军事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其他学科则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报告数说 管理类、法学类等社科类专业报考热度远高于工科类专业 社科类分数线上涨,但就业前景不好 双一流启动后,高校发展进入新的竞争阶段,研究生群体作为学科建设的重要力量,招生培养规模显著增长。此外在职备考的考生也容易在工作和学习的双重压力下放弃考试。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以来,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工程技术人才,服务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另一类则是以发明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手段(工具)为主的。
这可以理解,因为管理部门界限分明,壁垒森严。我们口口声声说,边缘交叉学科是科学技术的生长点,但到管理层面上落实却始终是一个问题。
真可谓隔行如隔山。不久后,国家教委专业目录干脆取消了无线电物理这个学科,波谱学只能归属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这就更边缘化了,在管理上成为不三不四的几不靠,至今仍处于这种模糊不清的边缘状态。而且,它得与服务对象紧密结合才能取得最佳成果。笔者甚至认为,即使是文化产业也不能完全用市场模式来办,毕竟精神产品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大学的一流与否不是靠某些数字,而是看是否能在文化科学技术上引领国家与世界,为人类做出多大贡献。二是做原子钟(频标),其基本物理原理出于波谱学。
学科有两类,一是基础学科,主要研究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以自然和社会上既存事物为研究对象,据此可推演其未来发展趋势。所以,它又是一门边缘或交叉学科。
1960年,激光诞生,其基本原理可从波谱学和光学理论中导出,从而产生了一门新学科量子电子学。大学要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并举,既要有学科,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科界限。
在出台一些有关学科的政策措施时,不应僵硬地一刀切,要适当留有空间,让弹性和柔性发生边际效应。当下大学的急功近利就是市场对大学的破坏性影响的具体体现。
后来,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又将无线电物理学划归电子信息科学类。在强调名不正,言不顺的中国,笔者一辈子深受学科桎梏之害,因此想再发点议论。不过我们人数太少,须找一个上级学会来挂靠。所以大学里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学科来实现,由此学到自主学习的态度与能力。
北大985工程则建议建设13个学科群。现在科学发达,学科成百上千,各有奥妙不同。
最后,笔者还是依靠个人在物理学界的人脉,奋斗了一年多之后,才让波谱学会成为物理学会下属的一个专业委员会。后来找到化学会,人家也不愿意,说你们不过是一种分析方法而已。
这些理念和陈洪捷教授所介绍的德国卓越大学提倡集群是相通的。比如,1980年,国内同道想成立一个波谱学的全国性学术组织,定期举办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创办一个刊物。
211工程批准北大建设6个重点学科群和4个重点学科。好在这里的学科主要还是以一级学科为单位的,比较宽泛。笔者认为,可以用波谱学方法来研究国防所需的化学材料问题,而且当时还拥有国内第一台从英国进口的高级核磁共振波谱仪。这当然完全对口,但研究方向并不被系主任所满意,因为当时无线电系属机密专业,应该为国防服务。
不过,笔者从未考虑过研究的是物理问题还是化学问题,只觉得能提出和解决科学上前所未见的问题就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严厉批评的四唯(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现象禁而不止,就是这种图省事的管理作风的重要表现。
学科是科学发展中自然产生的,既有宽泛的,也有专深极窄的。他们不是神仙,往往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要求做点形式审查,最多不过是看看成果与管理部门立项文件的指标要求在字面上是否符合而已,实际是走过场。
在管理上,无论是科技部门还是高等学校,都切忌奉行学科中心主义,而要以问题导向的大领域、大方向为区块,整合学科集群,发扬个体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在协同合作中追求学科整体卓越。但由于事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要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实现产品和服务,则必须通过多种学科人员和衷共济的协作,才能完成。